4月25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414会议室学校组织召开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体系改革,扎实推进通识教育课程质量提升。学校课程建设专家组,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实验实训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招生就业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法律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要负责人,相关课程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院长张小俊主持。
《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劳动通论》《中国传统文化导读》《经史子集概论》《艺术散步》《音乐修养与创新思维》《“四史”教育》《理解当代中国》等通识课程相关负责人就课程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质量提升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汇报,重点围绕课程建设亮点及成效、师资建设和培训、教材建设与开发、教育资源拓展和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课程质量提升提出了建设性的展望。
与会代表就本阶段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与发力点展开积极讨论,并针对创新课程教学形态、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学校课程建设专家组组长王宝珠指出通识教育课程应以学生个体的全面素质提高为目的,是学校人才培养核心育人目标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她强调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应进一步突出课程思政要素,强化工程实践素养,传承学校“兴工报国”的办学传统,彰显“工学并举”办学特色。随后,王老师就课程目标优化、教材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大纲等教学资料规范等方面提出指导建议。专家组成员孔俊婷、杨春风和金少华主要围绕课程数字赋能、“两性一度”提高、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软硬条件优化、育人内涵融入等方面给出指导性建议。
与会教师针对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交流,使大家对未来的通识教育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明晰的认识,为下一步建设更加贴合我校学生成长成才实际的高质量通识课程奠定基础。
张小俊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出优化通识教育体系、提升通识课程质量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工作,对学校践行“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强化激励机制和资源保障,多渠道拓展课程资源,全方位了解学生需求,紧跟智能时代浪潮,探索人机协同学习环境,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新局面;各教学单位应强化主体责任,聚资源、建团队、拓视野,努力打造一批引领启迪作用强、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通识教育“金课”,使学生真正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提升。
图文:何 艳、郑牧坤
审核:张小俊、刘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