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大党〔2021〕97号)
一、“十三五”期间建设成效
“十三五”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育人理念,发扬“工程教育与经济建设有机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特色,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目标,构建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贯穿始终”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工程素养培育平台”和“三类型八模块通识课程平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效突出。
(一)建设成效与现状
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本科育人质量不断提升。本科育人质量位列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第47名。3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三年学校在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招生录取分数持续提高,生源质量位列全国70名左右。学校成为全国首批36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高校之一。
1.完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高
继续加大第二课堂育人功能,降低专业模块学分,增设通识课程模块,完善第一第二课堂融合、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不断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及非技术能力。通过麦可思对我校2017-2019届毕业生的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发现,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分别为82%、83%、83%,与“双一流”高校的数据基本相同;2019届毕业生的12种工程能力的达成度均为85%以上,满足需求;我校毕业生积极努力、乐观上进,素养提升情况较好,学校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2.优化专业结构,社会需求的适应度较高
进一步深化学校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建设适应需求、服务社会的专业体系,主要措施有:一是启动8个专业大类培养改革,专业调整数量比例达56%。二是存量升级。13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30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列河北省内高校第一,占我校招生专业比例近50%;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达到50个,占招生专业比例约78%。三是增量优化。新增“人工智能”等5个新工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科学与计算”1个双学位交叉专业。四是余量调整。2016年以来,市场营销等11个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停止招生,3个理科专业工科化,改授工学学位。
根据第三方评价显示,我校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与全国“双一流”高校的相关度持平;通过对我校2016-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析,70%左右的学生工作地点在京津冀地区;社会人才需求与我校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定位匹配度较高;通过上述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的举措,我校各专业能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适应度较高。
3.提升办学条件,全方位育人的保障度高
同向同行,筑牢思想阵线。夯实思政课阵地,将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聚焦价值塑造,形成思政必修课为核,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和各门专业课为环的“一核三环”课程育人“新体系”;实施课程思政“双百计划”,致力于打造课程思政示范课、编写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一期建设了90门示范课、59个案例。其中29个案例已上线人民网面向全国推广。
优先保障,确保经费投入。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本科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分别设立了本科实验仪器设备更新专项、一流专业建设专项、一流课程建设专项、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专项、慕课建设专项、协同育人专项等10余个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本科教学条件和助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对本科教学及生均教学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培优铸金,打造一流课程。学校以点带面,持续推进课程建设。学校出台了《河北工业大学关于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了一流本科课程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建设与推荐认定体系。当前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市级52门、校级161门。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在线课程建设,截止目前,共建设45门优质在线课程,其中5门课程已登录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国际平台,是河北省唯一提供国际化课程的高校,为后续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引建结合,构建信息平台。学校形成了“搭建多媒体平台,引入互联网平台,为课件、课堂、课程全方位服务”的“三课两平台”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升级多媒体平台,共建设了11间智慧教室,改造107间多媒体教室。学校与学堂在线、超星泛雅——河工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积极合作加快在线课程建设。疫情防控期间,多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保障了在线教学的平稳有序进行,实现了“停课不停学”。
建强提质,提升育人水平。十三五期间,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0人,达到23人;新增省级教学团队8个,达到13个。教研成果拓围增量。十三五期间,我校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省级教研项目130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05项,组织立项校级教研项目42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73项;出版本科教材65本。
4.全方位监控,教学质量保障的有效度高
校内监控,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构建了“双流程优化、全过程保障、六环节持续改进”的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有效保障教学,积极开展专业与课程评估等专项评价,现校内所有本科专业已实现了全覆盖,共评出45个合格专业,2个优秀专业;课程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共评出合格课程334门,优秀课程21门。
工程专业认证,引领教育教学发展。学校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全校工科专业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进行专业建设,逐渐与国际接轨。截止目前,共有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估。
追踪调查,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连续十年参加“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调查”(CCSS),对在校生进行全方位的跟踪调查,对培养过程进行全程监控、问题诊断及改进研究。同时,学校委托第三方麦可思公司开展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数据与问题,初步实现了持续改进的螺旋上升,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5.坚持内涵发展,毕业生满意度高
本科教育教学满意度高。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我校近三年毕业生(2017-2019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90%,2019届毕业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为96%,高出“双一流”高校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校友满意度均在90%以上;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分别为78%、80%、86%,呈持续上升趋势。中期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2015-2017届)对母校的推荐度均在70%以上,2017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为79%,高出“双一流”高校3个百分点;校友回馈度分别为88%、89%、92%,高于“双一流”高校平均水平86%。
(二)存在问题
一流人才培养理念有待更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的理念不到位,五育并举短板明显,通识课程中缺少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部分专业满足度不高,专业教育与学生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流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高。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材数量及高水教材整体偏少;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教师工程能力、信息化水平及教学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创新。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协调共生机制不健全;学校科研反哺教学整体效果不突出,教师发展呈科研和教学两条轨道,教师精力投入呈现两级现象。
二、“十四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勤慎公忠”素养和能力培养主线,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深化新时代“工学并举”办学特色,加快形成工大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二)发展目标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地位更加巩固,“三全育人”的建设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形成新时代“工学并举”特色突出,一流专业建设水平高,一流课程覆盖面广,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强,双贯穿四融合五育并举多元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体系全面确立的高水平本科教育。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深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高度融合,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融合,加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交叉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坚持兴工报国,工学并举。将“立校与报国”所蕴含价值观,体现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坚持“办学与兴工”的发展观,指导我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论,将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工程教育与经济建设有机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全面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持续推动教育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创新,系统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学生学习成效和成才作为衡量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三、“十四五”建设发展的工作举措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课程团队建设,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完善课程结构、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课程平台和在线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公共基础课程不断充实提高,重点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专业课程要依据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深入开发建设一批实践类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建设一批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的社会实践类课程。
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树立“大思政”理念,统筹各方面资源,建立思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实现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协同协作、互联互通,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成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出台相关工作章程,推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实施。立足学校发展和需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评估指标、教师绩效相结合,激发专业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结合专业特色、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及相关行业职业素养,适当增加创新创业教育在一课堂中所占比重,针对一年级学生增加科技创新教学内容,二年级学生继续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三、四年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讲授创新创业案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秉承学校“工学并举”办学特色,持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院一品”工程全覆盖,建立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00家以上。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完善学科竞赛体系,建立竞赛大类指导、培训和创优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升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融合,充实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
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探索个性化、科研团队、国际化教学模式,发挥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和特色班项目上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精英班培养计划,注重精英教育成果产出的培育与孵化,发挥精英教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产创融合”汇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学生提供真题实境的创新创业训练。积极探索第二学士学位改革,探索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各学院通过联合毕业设计(论文)、交叉选课、联合辅修专业等方式,逐步扩大人才培养特区建设范围,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
推动一流专业建设。推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探索学科专业双向促进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为依托,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加强对一流专业建设点的指导,推进已获得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完成相应专业认证。截至2025年末,一流专业占比达到50%。持续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动全校工科专业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进行专业建设,逐渐与国际接轨,促进专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确定优先发展专业,凝练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深化综合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和特色建设。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拓展传统专业内涵和建设重点,适当设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动态优化本科专业。对办学条件不足、水平持续低下、就业状况较差的专业控制招生规模,力争本科生总人数稳定在20000人左右。
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继续支持教育部、河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国家与京津冀区域战略需求、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需要,按照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协调共生原则,开展人工智能等“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打造具有“工学并举”特色的“新工科”专业群。持续支持物理实验、实验实训中心公共教学服务,建设工业智能工作坊、虚拟仿真中心,打造科学素养、工程能力培养平台;探索一流学科实验室、研究室开放机制,大力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形成一流学科与新工科专业相互促进提升的建设格局。
推动“新文科”专业建设。探索推动人文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的有机融合,推动文科内部人文与社科的有机融合,不断将新技术融入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法制建设等方向,逐步调整优化文科专业。通过探索人文与法律、国际视野与文明发展等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培育建设具有深厚底蕴的新文科高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发展战略。
(四)课程建设质量全面提升
加强课程建设。全面落实一流课程建设与认定的三级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课程,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截至2025年末,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丰富课程资源,增设一批优质通识类和实践类课程,增设能够拓展学生学科专业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完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提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率;加快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形成以视频资源为主的丰富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和鼓励教师通过自建或引进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满足学生需求的慕课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线上学习模式。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建立课程质量标准,构建形成性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强调教学体验及效果,突出能力培养。倡导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推广项目制、启发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启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项目。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提高教学效率。创新课程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推动教材建设。落实党委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责任,落实健全教材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教材选用管理,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工作,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鼓励支持校内高水平专家学者编写既符合国家需要又体现个人学术专长的高水平教材,充分发挥教材育人功能。鼓励支持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合作编写教材。
(五)教师育人能力全面提升
扩大师资队伍总体规模。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十四五”期间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新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使生师比保持在17:1左右。聘请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工程技术及管理专家,组建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职业发展培训体系,定期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到京津冀等相关行业企业、研究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锻炼,开拓国际视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工程实践能力。定期邀请著名教学和科研专家,开展提高教师教学和科技创新水平的培训与讲座。组织多类型的教学竞赛,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多角度的教学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激励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教书育人,确保教授从事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教学。继续完善教学型高级职称评审制度和教学绩效分配方案。对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用心育人;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有突破,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优秀教师、优秀任课教师、教师楷模和元光名师的教师荣誉制度。
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鼓励各教学单位探索和建设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工作坊和实验教学中心等不同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一批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加强建设与管理,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运行有效、全员参与的教学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学改革研究,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打造50个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
(六)教学资源配置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推进学分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整合校内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推动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课程选修、成绩管理、学分认定、学业评价及转专业、主辅修、收费制等体制机制改革,形成适应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学分制收费。
创新教育教学新形态。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网络学习空间和教学平台建设。持续加强多类型智慧互动型教室建设与改造,形成面向未来的现代化育人环境,提升教学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种类、多层次、覆盖全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平台;逐步部署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实验室管理水平,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
提升资源配置水平。资金、资源聚拢到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加大实验、设计、社会实践等教学投入,通过优化配置与考核激励提高生均课程门数、师生比、优秀教材等关键指标,推进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七)多元协同机制创新水平提升
强化教学学工协同。创新“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多级联动学业指导机制,导师指导进课表,实施”勤学善思”学生学业发展教培计划,形成教风、学风相互促进的育人氛围。
强化校企协同。建设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度。建设更多的国家级、省市级、校级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支持各专业将各地市科技园及企业实际需求转化为学科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支持学生实地参加专业性实习实践,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力争将校企协同育人项目达到300项,为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拓展空间与资源。
强化校校协同。主动对接国内外各类高校,探索学分互认、校际互选、克隆班等多种形式的校际联合培养新机制,进一步增强与京津冀高校合作力度,拓展合作领域和模式,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实训基地,开展校际师资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施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构建校际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科教协同。创新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双向促进机制,形成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新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省市部共建科研平台优势,继续加强与京津冀区域高水平科研院所单位合作。
(八)建设高水平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加强专业、课程自我评估和建设,全面实施基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督导)评价、毕业生调查”四维教学评价方式,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由评教向评学、由约束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对校内的教学保障的责任主体及其服务和保障措施、人才培养过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诸环节进行监控、反馈、提高,落实质量监控体系各项质量标准。
落实产出导向质量评价。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性评价、对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建立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评价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加强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建立用人单位、校友对毕业生成就评价制度,持续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自我约束为目标、外部监督为推动”的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实现教学过程纵向链条质量评价全覆盖。
强化教学评估内涵建设。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重新审视与组织校内自评与建设,按照评估要求,从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培养过程、教学资源与利用、教师队伍、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教学成效等方面积极筹备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完善校内长效评估机制,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文化。